2019年10月9日,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公共管理学博士,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政策研究院特聘教授于文轩教授应邀在青岛校区作题为“新加坡社区治理与中国社区治理:经验与启示”学术讲座。该讲座由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佃利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为主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其社区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社区管理的改革和实践颇有参考和借鉴意义。在本次的讲座中,于教授从新加坡的限烟政策说起,循序渐进,向在场师生讲解了如何从比较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理解不同的国家面临的不同公共政策环境和做出的政策选择,并以此为基础思考其背后的机制机理。
于教授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新加坡基本国情和政府管理架构。新加坡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都属于小国,但其人均GDP在亚洲排名第二。新加坡人种构成复杂,宗教信仰多样化,高度密集地居住于城市社区,社区管理难度大。为促进社区的融合,政府采用建造经济适用住宅,通过行政力强行混居的方法促进社区融合和社会和谐。新加坡的社区管理架构也有其特色。以选区为基础,新加坡将其7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画分为5个区,16个社区发展理事会,每一个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4-6个选区负责辖区的组屋和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法定基层组织归人民协会管辖。这些社区管理组织是一种半官方的社会志愿组织,领导和成员由人民协会委任。
在对新加坡社区管理架构进行了初步介绍之后,于教授分析了新加坡在社区管理中的政策举措。一是建管并重。新加坡社区基础设施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设施管理公众参与,公共设施维护由建设发展局、环境发展部与市镇理事会共同承担,具体由市镇理事会实施。二是社区自我发展和活动。三是对社区积极分子和基层领导者的培养和奖励。
于教授在讲座的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一是国家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理道路;二是如何实现对社区有效的治理;三是社区治理中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四是执政党如何通过社区管理识别和吸纳政治精英;五是通过执政党主导的社区自治,实现社区活力和政治统治的统一;六是执政党如何面对反对声音的挑战,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讲演结束后,王佃利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的总结,现场同学针对讲座内容进行提问,于教授做了耐心解答。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